為響應海南省第十五屆科技活動月主題活動的號召,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了國內外海洋資源利用領域的專家舉辦了一系列學術活動,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7月2號,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學院院長、多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朱廣山作了題為《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的精彩學術報告。在該報告中,朱廣山教授介紹了其在多孔芳香材料領域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并交流了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在海水提鈾、氣體吸附、化學物質吸附、化學催化等領域廣闊而優良的應用潛力。
朱廣山教授作學術報告
7月3號,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助理、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核能環境化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王殳凹教授和美國弗羅里達大學馬勝前教授分別作了題為《放射性核素配位化學引導的核能放射性污染防治基礎研究》和《Uranium Nano-Trap for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 and Recovery from Nuclear Waste》的學術報告。王殳凹教授的報告介紹了其在放射性核素配位化學、放射性核素固定、動物放射性核素鈾污染促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馬勝前教授的報告介紹了其在海水提鈾新官能團設計、海水提鈾新吸附劑制備領域的研究成果。
王殳凹教授作學術報告
馬勝前教授作學術報告
本次系列學術獲得受到了來自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等師生的廣泛關注,參會師生與報告專家就相關學術問題做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本次系列學術會議的舉行,有助于增加海南大學與蘇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術合作。
該文發表于 2019/7/5 15:48:00 已被 編輯 2019/7/5 16:02:00
|